博爱阳湖・家庭守护——我院志愿者开展应急救护科普志愿服务活动 |
邵梦逸/文 团队志愿者/摄 发布时间: 2025-09-17 已浏览: 10 次 |
9月13日下午,星河COCO City商场中庭人潮涌动,一场以“博爱阳湖・家庭守护”为主题的应急救护科普宣传活动在此拉开帷幕。作为联合主办方之一,常州大学医学与健康工程学院志愿服务队以专业实力和青春热情,为市民带来了一场沉浸式急救技能学习体验,助力构建“人人学急救,急救为人人”的社会安全网。 专业赋能:急救实操展示零距离 活动现场,志愿服务队精心设计了多元化实操教学场景。针对家庭常见突发状况,队员们依次演示了伤口包扎的环形法、螺旋法,“生命的拥抱”海姆立克急救法,以及心肺复苏(CPR)的关键步骤。通过分步骤讲解、慢动作回放、错误动作对比等方式,将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操作指南。 在互动环节中,队员们创新采用“一对一”纠错模式,为每位参与市民提供个性化指导。“手臂要绷直,按压深度需达5厘米”“利用髋部发力,而非单纯依靠手臂力量”……志愿者们耐心纠正每一个细节,确保参与者掌握规范动作。一位带着孩子的家长感慨:“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急救,今天亲手操作后才发现每个动作都有讲究,这样的教学既实用又安心!” 趣味闯关:急救知识入脑入心 为破解传统科普“单向输出”的痛点,志愿服务队联合主办方打造了“救护知识大作战”游戏矩阵。在“黄金4分钟”知识问答区,市民通过扫码参与限时挑战,快速掌握急救黄金时间窗;急救操作排序墙前,参与者争分夺秒拼凑CPR流程图;技能拼图区里,亲子家庭协作还原急救场景卡片;看图答题环节则通过漫画形式演绎异物卡喉、烫伤处理等生活案例。 这种“玩中学、学中悟”的设计显著提升了参与热情。数据显示,活动期间累计吸引超800人次参与,其中90%的市民表示通过游戏巩固了急救知识,65%的家庭计划后续参加专业培训课程。 青春担当:播撒生命教育的种子 作为医学专业学子,志愿服务队成员将此次活动视为理论与实践融合的生动课堂。队长王同学表示:“在指导市民时,我们不仅要确保动作规范,更要传递‘敢救、会救’的信心。一位老奶奶学会海姆立克法后激动地说‘以后能保护孙子了’,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急救科普的价值。” 活动尾声,志愿服务队向市民发放了自主设计的《家庭急救手册》,并开通线上答疑通道。区红十字会负责人评价道:“常州大学志愿者的加入,为活动注入了专业深度和青春活力,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医学生的社会责任。” 未来展望:让急救技能成为全民“必修课” 此次活动是常州大学医学与健康工程学院深化“医教协同”育人模式的又一实践。学院将持续推进急救科普进社区、进校园、进企业,计划年内培养500名持证救护员,并开发VR急救模拟系统等数字化教学工具。正如学院党委书记所言:“我们不仅要培养技术精湛的医者,更要孕育传递生命希望的火种,让每个家庭都拥有应对突发状况的‘生命铠甲’。” 在这场守护生命的接力中,常州大学青年志愿者正以专业与热忱,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青春答卷。 |
Copyright ©2022 常州大学医学与健康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.
地址: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滆湖中路21号 常州大学逸夫楼(邮编:213164)
联系电话:0519-86330611
技术支持: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|管理入口|